華祥龍.jpg

       2021年12月2日下午4點,隨著陽江沙扒三峽項目W33號風機葉輪順利安裝到位,標志“華祥龍”自投產以來,已完成100臺海上風機安裝。

作為我局新型搶險打撈工程船,“華祥龍”在完成應急搶險打撈任務的同時,積極投身海上風電建設。自2020年8月18日入列以來,于9月完成首臺風機安裝,截至12月2日共完成風機安裝100臺,全程僅用了15個月。

       在“華祥龍”安裝的100臺風機之中,6.45MW風機35臺、5.5MW風機65臺,總裝機容量583.25兆瓦。其完成風機產生的可再生能源電量每年能達到16.79億千瓦時,能節約標煤54.57萬噸,減少排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111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硫2026噸。

    “華祥龍”剛投產便在風電界中嶄露頭角,憑借著19200KW強大的心臟動力、DP2的靈活身手及最大舉升能力5600噸的單腿,一年多來,“華祥龍”轉戰南方沿海海域和港口各風場,屢立戰功,碩果累累。先后參加陽江南鵬島中節能300MW風機安裝項目、陽江沙扒三峽400MW新能源風機安裝項目、揭陽國電投神泉風機400MW安裝項目、揭陽中廣核后湖500MW安裝項目和陽江沙扒明陽智能300MW科研示范項目。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在這15個月夜以繼日的施工中,“華祥龍”人充分發揮黨員突擊隊、工人先鋒號、青年突擊隊模范帶頭作用,克服接船初期人員不熟練、設備在磨合期、海況惡劣、地質條件復雜、施工窗口期短等一系列困難和挑戰,主動作為、大膽嘗試、積極探索施工新路徑,不斷優化方案流程,結合自身打撈工藝,在風電“搶裝潮”的激流中穩扎穩打,硬是在荊棘叢中闖出了一條具有“華祥龍”特色的路子,打造出自己的金字招牌,取得了一系列輝煌業績:實現了南海首臺大容量機組安裝首秀,完成了全國首臺吸力桶導管架風機吊裝及南海首臺單柱復合筒風機安裝,創造了國內單船單月首次突破10臺風機安裝記錄,打破了冬季南海不能進行風機安裝的行業難題。在總監及船上班子的帶領下,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施工理念,堅持采用一機一方案、一吊一總結的施工方式,緊緊抓住每一個施工窗口期,想業主所想、急業主所急,把安全職責扛在肩上,在生產中完美實現了100臺風機施工“全合格”、安全“零事故”的優異成績。[來源:廣州打撈局]



歡迎技術類投稿,經采納將發布至“設備技術”推廣宣傳,擴大企業知名度、影響力。投稿內容不得有版權糾紛的內容或圖片。

投稿郵箱:,微信公眾號:起重商橋,請將投稿內容發送至郵箱/公眾號即可。